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等幾項統計數據均有所回落。一些海外機構欲再次借機唱空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到底前景如何?二季度GDP否能保持在合理區間?對此,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二季度GDP增速仍將保持在7.5%左右。
日前。
二季度經濟或有所回暖料GDP增速仍將保持7.5%左右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7%比3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9%比3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17.3%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國內投資消費情況不及此前預期。
結合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4月經濟數據—4月CPI同比上漲1.8%PPI同比下降2.0%環比下降0.2%一些分析認為二季度GDP增速或將進一步下滑。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微博)此前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就表示,總體來看,經濟還有下滑趨勢。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也認為,如貨幣政策維持目前基調不變,那么經濟增速還會進一步下滑,甚至二季度的GDP比一季度還要低。
不過,曹遠征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當前經濟并不是沒有問題,通縮的風險是存在但關鍵在于改革措施推進的情況,這是未來兩年都需要比擬關注的問題。預計:二季度GDP增速大概還在7.5%上下。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則更為樂觀,認為穩增長政策效果或在5月和6月后逐步體現,二季度經濟增速大概率會略高于一季度。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對媒體表示,預計二季度工業產值整體有望企穩回升,未來數月國內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仍將小幅回暖。
研究機構稱全面降準時機幼稚專家稱可能性不大
近日,央行公布了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演講。近期是否可能全面降準,引起市場的廣泛爭論。國泰君安證券、中信證券發布的點評演講均認為,全面降準的時間窗口已經呈現。其中,泰君安指出,央行調降局部涉農機構存準率是貨幣政策呈現轉折的重要標志,全面降存準的條件正在形成。徐高則認為:為穩定7.5%左右的經濟增速,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勢在必行。
但曹遠征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央行調降存準率的可能性不大。曹鳳岐也指出:現在看不進去貨幣政策要放松,而是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此前,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和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高級分析師周景彤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也表示,貨幣政策不會有什么大的變化,因為之前央行已經進行了定向降準等微調,全面降準近期肯定不會出現。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對于市場上有關央行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傳言,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列席清華五道口金融論壇時表示,不會采取大規模安慰。
中國經濟牽動外媒神經力挺中國者漸多
臨時以來,中國經濟數據經常成為西方輿論關注的焦點。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近年來西方唱空中國經濟的聲音從未停止過,尤其是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西方更是掀起對中國新一輪唱衰之聲。不但調低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發出唱衰中國經濟、唱空樓市的聲音,而且還給中國經濟放緩開出各種藥方。
而隨著中國對外開放進程的發展,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到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阻擋的步伐,開始“力挺”中國經濟。
13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刊文稱,中國經濟是不會崩潰的中國的人口是美國或歐元區的四倍,因而在完成現代化進程后,其GDP也理應是美國或歐洲的四倍。西方國家應擺正未來自己的位置,為做好準備迎接以中國為領袖的新世界。
文章認為,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實力達到勢均力敵之前,西方世界最強有力的選擇是盡快與中國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礎以及一個互惠互利的經濟框架,實現和平共處。這才是一種積極的態度考慮相互依存。雙方完全可以在促進相互繁榮的基礎上建立一種更和諧的關系。要建立這樣一種關系,西方首先不應想方法抬高正在崛起的這個合作伙伴的經濟成績,而是想辦法幫助它更快成長。
不要再看那些唱衰中國經濟的文章了文章表示,人們要接受這個無可回避的結果,為一個以中國為領袖的新世界做好準備。過去的20個世紀中,有18個世紀中國都都是世界的老大。讓你孩子們學習中文吧,而不是法語或意大利語。去上海和廣州看看。不要再看那些唱衰中國經濟的文章了中國經濟是不會崩潰的
14日,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網站“FT中文網”也刊文指出,透過“后金融危機”棱鏡來看中國或許是錯誤的中國經濟不會陷入衰退,而且再次推出大規模經濟安慰計劃的可能性極低。文章以中國房地產為例指出,中國確實存在住宅地產泡沫—事實上,交易量下降和房價下跌標明,這輪泡沫已經開始萎縮。不過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也存在多種政策工具以化解房地產市場崩盤的威脅。
中國不會成為改變當前資產低動搖性特征的催化劑。改革和經濟結構再平衡將依照有中國特色的方式推進:即摸著石頭過河。文章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