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一場春雨下在保定周邊縣區,霧霾頓時散去不少。那天,北京同樣下了這一場雨。春雨與霧霾之中,兩個城市突然被前所未有地緊密連接。
從北京西站乘坐高鐵,40分鐘就能抵達保定。從地圖上看,保定的區位頗具優勢: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石家莊125公里。歷史上保定被稱作“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明清兩朝到建國后的1968年,這里一直是河北省的中心。
站在頗具現代氣息的萬博廣場上,下班的行人急匆匆走過,保定話和普通話夾雜其中,路上車水馬龍,公交車也擠得滿滿的,恍惚之間,會讓人覺得和所去過的大城市沒有什么差別。只有向南走上一個街區,看到這個城市的招牌——路邊幾家連在一起的驢肉火燒店,才讓人意識過來,這里是保定。
京津冀一體化在過去一周的迅速升溫,官方文件中的一句“承接首都行政事業功能疏解”,讓曾被辟謠的“政治副中心”卷土重來。古城保定一陣騷動。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中國,房子總是一切城市規劃信息的最先反映者。保定從首都承接過來的,首先是京城連夜奔過去的房地產投資客,火爆的樓市“每天都在漲,一天一個價。”
這一切都似曾相似。2010年,國際旅游島規劃發布之時,整個海南島曾同樣騷動。
只是,生活在古都保定的市民們,在欣喜于獲得發展機會的同時,又不得不擔心再也買不起家鄉的新房子。更深處,他們還在痛苦地自我懷疑:保定,真的可以嗎?
“保定終于要揚眉吐氣了”
從保定東站坐車前往保定市區,要先經過東區。東區是當地人的說法,并不是行政區劃,指的是從城區到保定高鐵站之間的區域。出租車行駛在東風東路上,周邊是大片未開發的田地,點綴著一些高層建筑,司機王師傅介紹,“一些是寫字樓,更多的是樓盤,這幾天聽說漲的可厲害咧!”他突然扭過頭好奇地問,“你是從北京過來的不?來保定看房子?”
車子繼續向西,進入保定老市區。這里有大片歷史遺留的痕跡,老房子、窄街道,還有古建筑等。老人們在河邊動作整齊劃一地排練著舞蹈,路人騎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剛買的蔬菜和肉,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
從老市區再向西,就是保定的行政中心和商業中心所在:新市區。現代化的商場與市政府一路之隔,新開業的百盛商場門口掛著入駐品牌LOGO集合,上面寫著“匯聚保定對世界的想象”。
一位長期居住保定的媒體負責人向騰訊財經介紹,這個城市發展的脈絡是先向西,后向東。保定最初的中心在老市區,80年代以后,西區成為工廠的聚集地,最有名的是“八大廠”,比如樂凱膠卷、化纖、棉紡等工廠,成為當年保定的經濟支柱。2000年以后,特別是2012年高鐵站保定東站建成后,發展的重心就偏向了東區,政府把保定廣播電視臺遷了過去,又在附近建成了保定大劇院,蓄水造東湖等等。
這位老總告訴騰訊財經,得知保定要疏散首都部分功能時,自己“特別高興,保定終于要揚眉吐氣了!”
“保定是具有這個實力的。”他認為,保定發展的底子很好,首先是面積大,下轄25個縣區,全國地級市第一;第二,教育基礎好,保定有16所大專院校,25萬在校大學生,這是河北其他城市不能比擬的;工業上,擁有著長城汽車、英利光伏這樣的明星企業;最后,與河北某些城市相比,在地理位置上,承接首都功能的區位優勢大大凸顯。
保定當地人普遍對這個觀點表示贊同。一位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告訴騰訊財經,1968年河北省會從保定遷往石家莊后,因為政策等原因,發展一直不夠好。
他們像憋著一口氣。市民老王說,保定人一直都在付出,現在終于等到回報的時候了。
“每天都在漲,一天一個價”
保定市民還沒等來回報,他們已經開始“享受”到大城市的待遇:高房價。
張阿姨的兒子要結婚了,這段時間她一直在忙著給兒子看婚房。“剛開始還想多轉轉,買個便宜的,沒想到這幾天一天一個價,再不買都買不起咧!”
周六的人民廣場上,保定房產開發企業秀蘭集團早早地搭起展臺,為樓盤做起宣傳。一位房產銷售告訴圍觀的市民,“這些樓盤現在都不賣,我們是來做前期宣傳的,有意向的可以先來登個記,等開售了會通知”。張阿姨在一邊嘟囔著,“不賣來宣傳個什么勁!”,她轉身向騰訊財經抱怨,“這些房地產商看到房價在漲,都想捂盤子,前幾天東邊一個樓盤賣6000一平米,通宵排隊,到現在人家都不賣咧”。
秀蘭集團負責登記的工作人員告訴騰訊財經,這段時間有的樓盤最高的每平漲價2000元,最少的也都漲了700-800,“每天都在漲,一天一個價。”
在臨近保定東站的未來城售樓中心,前來看房的人把轎車停滿整個街道。售樓中心門口是用簡易欄桿圍成僅容一人通過的過道,一個胖胖的工作人員站在過道旁,對著人群大吼:“后邊去后邊去!現在沒號了,你們都排好隊等著發號!發現從別人那兒拿號直接作廢,聽清楚了啊!”售樓中心的上方,兩位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從還未完工的樓房上探出半個身子,看著大片排隊的人群。
在這里,售樓中心應有的優雅舒適只能是傳說,被讓位給狂熱的購房激情。一位女主人抱著孩子從售樓中心沖出,走到一輛河北滄州牌照的汽車前,她喘著氣,對開車門的丈夫說,“太恐怖了,不買了!”
但售樓中心里面看房的人可沒有她這樣的想法。看房和交款的地方排滿了人,售樓小姐在一遍又一遍地回答著房源的問題,她索性拿起擴音器,嘶啞著嗓子大叫:“D區1號樓只剩頂層,聽清楚沒有?你們不要再問了!”
在旁邊的交款處,保定人劉女士向騰訊財經展示自己的購房定金收據,說幸虧今天來的早,搶到了這套位于2樓的低價房,收據上顯示,這套面積為86平的房子原價7180,折扣價6900。劉女士表示,前幾天銷售對她說只有18層和3層的房子,她覺得不滿意,不過今天看著形式更嚴峻了,搶到便宜的也不管是幾層了,直接買。
外地人則顯得更加豪放。北京來的徐女士在定下一套房后對銷售說,“D區5號樓還有多少房子?我還想再買幾套。”銷售表示再買可以,但非保定戶口不能銀行貸款,徐女士一拍錢包說,“我全款!”
據現場保安介紹,周六這天開賣的是兩棟樓,從周五上7點就有人過來排隊。交款處工作人員說,截止上午11點,已經賣了100多套,均價在7500左右。
在保定城北的青山公爵城售樓中心,李姓經理告訴騰訊財經,從事房產銷售這么多年從沒見過這種火熱的情況,她坦言“情況不正常”。“北京人可能對政策很敏感,聽到風聲帶著錢開車就來了,有一次一個北京人說要買50套,我們沒答應他。”李經理說道,受害者其實是保定本地人,“還沒反應過來,房價已經漲的買不起了。”
“你說這政策能落實不?”
在未來城售樓中心,騰訊財經遇到一位北京的房產投資者。他迎面走來,劈頭就問,“你覺得值不值?”他看了兩套房子,位于樓盤C區5號樓27層,8000多的價格,到2016年交房,正在猶豫著要不要付款。他問身邊看房的人,“你說這政策能落實不?”
這個疑惑也是大多數人的疑惑。
其實,盡管京津冀一體化提了好多年,但風頭從未像今天這樣強勁。
前不久,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黃艷表示,北京將調整已實施10年的城市總體規劃,新的規劃將從“市域”升級為“區域”,周邊城市將分為直轄市、大體量城市、節點城市三個級別,建成具有城市競爭力的“城市群”,功能相互銜接、匹配、分擔。
隨后便是保定被定義為“政治副中心”的消息傳出,但很快又被辟謠。最終,3月26日,河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召開,在發布的《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簡稱《意見》)中提到,“保定市作為畿輔節點城市,利用地緣優勢,謀劃建設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業等功能疏解的服務區。”
在這次會議上,河北省重點討論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區,做大保定城市規模,以保定、廊坊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和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與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區。
盡管沒有像預期那樣提出“政治副中心”的概念,但一波三折之后,媒體已經直接寫道:“保定被確定為行政副中心,確定承擔首都部分行政職能”。
然而,讓保定人有些擔憂的是,這個《意見》只是河北省的文件,并非預期中的京津冀聯合出臺的區域規劃。
河北省發改委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目前的方案只是河北自身的看法。政策能不能落地,北京、天津是否認可,還需要國家大規劃出臺后,定下三地各個城市的分工,然后河北省根據大規劃再落實。
“至于各個城市應該承擔哪些功能,目前都在具體討論中,還沒形成具體政策文件。” 河北省發改委宣傳人員告訴騰訊財經。
“保定小伙小磊在高興之余,有點犯嘀咕,“保定吸引人才的能力還是有點欠缺”。從河北農業大學畢業后,小磊留在了保定工作,而他身邊的同學,除保定本地人會留下一部分之外,其他的要么去北京,要么回家鄉。“主要原因還是工資水平低,本科生2000多,好點的比如長城汽車這樣的企業,能給3000塊錢。總體而言,薪資待遇吸引力還是不夠。”
“青山公爵城的李姓經理說,雖然房價漲對他們是好事,但長期看還是壞事。“現在來買房的人都太盲目了,保定承接首都功能是一個長期的事,現在大家都還不知道具體政策,所以還是希望想要投資的人群冷靜一點。”
出租車司機張師傅擔憂的問題又不同。他對騰訊財經說,“要真按新聞上說的那樣,那保定豈不是要更堵,你看這道窄車多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