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富士康廠區門口,失望掛在每個前來找工作人的臉上。他們被告知,這家以代工蘋果公司產品而著稱的企業在春節后暫時凍結了所有招工計劃。
但就在半年前,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的各家工廠還為招不夠工人而發愁。彼時,蘋果公司剛剛推出iPhone 5,一日之內被預訂了200萬部,前景看好。而領到iPhone 5生產訂單的富士康為確保產能跟得上,當時曾大量招聘工人,僅河南鄭州一地就需招收20萬工人,為此地方政府還花費了上億元的財政補貼助其完成。
不過,iPhone 5在經歷了上市初的風光后,銷售情況迅速下滑。據報道稱,在三星的強有力競爭下,蘋果2013年第一財季的手機銷量僅為4779萬臺,低于華爾街預期;而由于銷售情況欠佳,蘋果已經大幅削減了iPhone 5零部件的采購量。
對于富士康而言,隨之而來的自然是iPhone 5生產訂單減少。
深圳富士康觀瀾廠區以及鄭州富士康iPhone 5產線的員工向騰訊財經表示,很多iPhone 5產線被關掉,原來產線上的員工已被分流。
盡管富士康否認這次暫停招工與iPhone 5訂單下降有關,稱做出這項決定只是因今年春節后工人的返工率較高所致;但有關富士康因蘋果手機訂單下滑導致其代工業務急劇萎縮的報道還是鋪天蓋地而來。
事實上,讓富士康感到“有點痛”還不止代工業務的萎縮。今年以來,其在零售方面的多個布局項目相繼被爆出無法經營或是面臨生存危機,如公司合資設立的萬得城電器因虧損嚴重不得不宣布關店停業。這標志著富士康試圖通過控制零售渠道,進而向經營自主品牌轉型的步伐不得不暫緩。
更讓人擔憂的是,作為蘋果最大的對手,三星公司在3月15日發布了其最新旗艦手機Galaxy S4,據稱性能超過iPhone 5。觀察人士指出,一旦Galaxy S4銷售勢頭超越iPhone 5,而蘋果公司又無法及時推出新機型與之抗衡,對富士康帶來的沖擊將更甚于前,走出這段陣痛期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代工之痛:“退燒”的iPhone 5
離下班時間還有40分鐘,陳揚(化名)已開始在QQ群里吆喝“三休去哪玩好”。
作為深圳富士康觀瀾廠區iPhone 5產線上的一名員工,陳揚對騰訊財經表示,今年3月份剛上班,第一周產線就安排雙休,第二周更是安排三天休息,不用加班,這在往年絕對是難以想象的事;而面對突如其來的長假期,他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去安排。
同樣的情形還出現在千里之外的鄭州富士康,當地iPhone 5產線員工周文(化名)也被告知將一周三休。周文表示,年后他們廠區的很多產線都停工了,原本吵吵鬧鬧的車間一時安靜了不少。
據陳揚透露,相比去年剛剛上市時,iPhone 5的產量今年以來一直在萎縮,此前一條產線10小時生產滿量為3350臺,而目前只有2450臺。“公司已經關掉了部分iPhone 5產線,員工部分分流去支持別的部門,部分就硬塞進剩余的產線上,原本只需115人的產線弄進了160人左右,大家都沒事干了。”
周文也證實,鄭州富士康廠區在高峰期時有90多條的iPhone 5產線,但目前還在正常生產的已不足三分之一。雖然他所在的產線仍在運轉,不過也沒有加班了。
有意思的是,針對外界認為富士康春節后暫停招工是因為iPhone 5訂單減少的說法,富士康一直給予否定,并表示暫停招工是因為春節后工人返工率很高,與產品無關。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富士康的這番解釋難以服眾,實際上暫停招工就是因為iPhone 5迅速“退燒”導致產能利用率不足,而之前大量招的工人勞動力出現富余所致。
該人士表示,由于富士康和蘋果公司綁定的很深,蘋果的產品已成為其代工業務中比重最大的一塊,所以蘋果產品的走向直接影響著富士康代工興衰。按照目前的情形,唯一能讓富士康期待的就只有傳聞中的iPhone 5S。
據3月初日本媒體報道,富士康目前已接到來自蘋果的訂單,開始生產iPhone 5S,預計會在今年6-8月份推出。據悉,5S外型與iPhone 5一樣,因此會使用原有生產線。
不過,鑒于消費者對iPhone 5已有一定程度的審美疲勞,同時綜合以往的“S級”手機產品來看,iPhone 5S也許難以給蘋果支持者帶來驚喜。
而更讓市場擔憂的是,作為蘋果最強勁的對手,三星公司又搶在iPhone 5S發布之前,于3月15日在美國紐約正式推出其最新旗艦手機Galaxy S4。據悉該手機采用三星雙四核處理器,同時搭載了諸多實用新功能,比如眼部滾屏、S Translate、Group Play等,被業內人士認為性能超越iPhone 5。三星公司表示,Galaxy S4預計將于4月底在全球155個國家上市。
有意思的是,就在三星推出Galaxy S4的前一天,蘋果負責全球營銷的高級副總裁席勒(Phil Schiller)罕見接受媒體采訪,聲稱三星等搭載的安卓系統比不上蘋果的iPhone,并表示根據蘋果自己的研究顯示,在2012年第四季度,把安卓手機換成iPhone的用戶數量是把iPhone換成安卓手機的用戶數量的四倍。不過,席勒的講話并未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被業內指是蘋果對未來競爭采取防御姿態的表態。
在此背景下,iPhone 5S要想重新奪回市場,壓力并不小。實際上,這種壓力已經在蘋果的股價上體現出來。數據表明,自去年9月份推出iPhone 5以來,蘋果的股價便走下了神壇,從705.07美元的歷史高點一路狂跌不止,短短五個多月中的累計跌幅高達近40%,市值蒸發近2500億美元。
而對富士康而言,如果iPhone 5S無法像前幾代蘋果手機那樣暢銷,無疑將再一次給公司的代工業務帶來巨大打擊。
轉型之痛:零售擴張“步履蹣跚”
其實,對于富士康代工業的困境,老板郭臺銘早已了然于心,他不但提出加快機器人應用推廣工廠自動化,并推出自主品牌電器以及對布局終端渠道以求轉型。
資料顯示,在剛過去的2012年,富士康先是通過母公司鴻海奪得奇美電子的經營權,后又擬斥巨資參股夏普,目的是控制夏普液晶面板十代線的一半產能。隨后富士康更是直接推出首個自主品牌60英寸液晶電視——睿俠電視,實現了擁有自主電視機品牌的戰略。
同時,富士康還推行了規模龐大的終端渠道建設計劃,包括重金打造大型電器連鎖賣場萬得城電器、電子商務網站“飛虎樂購”、以及3年內開設上萬家“萬馬奔騰”小型電器連鎖店等。
但是,在當前3C行業競爭空前慘烈的大背景下,富士康的轉型步伐頻頻受阻。
2013年2月底,富士康聯合麥德龍等合資設立的萬得城電器宣布,因嚴重虧損將關閉其僅有的上海7家門店,徹底退出中國市場。有消息稱,萬得城電器去年預計虧損近4個億,但該說法未獲得公司證實。
有意思的是,在2010年成立之初,萬得城電器還曾提出了“在2012年之前投資約2億美元,在上海開出10家門店,2013年將走出上海布局全國,2015年門店數量將達到100家”的宏偉計劃。
除此之外,富士康其他的零售渠道建設也不盡如人意。據媒體報道,被富士康定位于二三線城市的萬馬奔騰電器超市,不僅未能如期完成三年一萬家門店的預期,甚至因為經營困難,不斷有門店關閉的消息傳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于富士康的自主品牌戰略而言,終端渠道就是糧草。但萬得城等項目的失敗,導致富士康陷入大軍開拔卻無糧可用的尷尬境地,可以說其品牌戰略遭遇重大挫折。”深圳某券商人士向騰訊財經表示。
實際上,富士康轉型自主品牌的動作并不受到業內人士的看好。上述券商人士指出,轉型自主品牌對于富士康是把雙刃劍,一旦影響到代工客戶的利益,就會被客戶視為競爭對手從而結束合作,波及代工收益。“比如富士康推出的自主品牌液晶電視,肯定會與索尼等電視品牌形成競爭,而索尼又恰好是富士康代工的大客戶。因此如何平衡自主品牌和代工客戶之間的利益關系,將是轉型中的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