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和谷歌(微博)的親密關系到期了嗎?
風光無限的Android陣營最近傳出了“不和諧”的聲音。《華爾街日報》披露,谷歌開始對三星在Android設備的統治地位表示擔憂。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谷歌高管在內部活動中表示,擔心三星隨著實力的增長,會要求谷歌提供更多廣告提成,或讓渡其它利益。谷歌和三星關系產生裂痕的傳聞隨即迅速發酵成為智能手機行業最熱門的話題。
三星威脅論符合人們的現實觀感:高速發展數年后,智能手機市場創新逐漸平淡,市場格局也相對固化,形成了強者恒強,贏家通吃的局面。三星在Android陣營一家獨大,去年出貨量已占全球Android智能手機的40%。無論是谷歌,還是二線手機廠商,都會感受到三星迅速膨脹帶來的壓力。
盡管谷歌的應對推演還只是生態系統中尋求制衡之道,但其與三星之間微妙關系的演進或將帶來行業格局的悄然變化。
Android生態鏈失控?
作為Android生態鏈的設計者,谷歌選擇了免費授權模式,通過操作系統中的搜索、地圖等應用和Google Play應用店盈利。這種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據Gartner統計,2012年Android的市場份額高達66.6%,而其競爭對手蘋果的iOS市場份額僅為18.6%。
就市場份額而言,谷歌和蘋果似乎在重演當年PC和Mac的對決。但在微軟和英特爾聯盟統治PC行業的數十年中,沒有一個PC廠商能夠一家獨大,垂直整合整個硬件產業鏈并占據所有的利潤,而是多個環節上的大小制造商共存,幾乎沒有廠商能夠直接挑戰微軟的主導權和利益。
谷歌在設計Android生態系統時,希望扮演的是微軟的角色,統治操作系統和軟件,支撐多個硬件巨頭與蘋果競爭。但事與愿違,雖然Android設備占據了龐大的市場份額,但并未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三星不斷在Android市場攻城拔寨,遙遙領先于排名第二的競爭對手。據IDC統計,三星去年第四季度占據了Android智能手機市場40.2%的份額。華為去年第四季度在Android智能手機市場排名第二,但市場份額僅為6.6%。
三星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具備了壓倒性優勢和更大的話語權。谷歌當前擔憂,三星電子會控制谷歌通過網絡搜索引擎獲取的網絡廣告營收的更大一部分份額。據悉,三星電子通常會獲得超過10%的分成。不過該公司已經傳遞出信號,希望獲得更高的分成,特別是在谷歌開始從地圖和YouTube等應用獲取到更多的營收之后。
外部觀察人士已開始認識到兩家公司關系性質的變化。投資銀行Rutberg & Co.總經理拉杰夫?昌德(Rajeev Chand)說,“三星電子對谷歌已經構成威脅是事實存在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三星電子將利用其在市場份額上的統治性優勢,在與谷歌的談判中獲得更好的條款。”
鷹鴿博弈
目前的Android生態鏈呈現出典型的“鷹鴿博弈”格局。鷹(三星)占據了谷場,而鴿(二線手機制造商)在場內無食可覓。
投資公司CanaccordGenuity報告稱,去年蘋果和三星在全球手機利潤總額所占比例為103%。這也顯示除兩家公司外,其他手機企業總體處于虧損狀態。 在Android陣營中,二線廠商的設備產量與利潤和三星比起來都是杯水車薪。
三星集團擁有全球最大的元器件和電子設備出貨量。三星電子在半導體和液晶面板制造方面全球第一,這些優勢塑造了三星電子的垂直一體化優勢。智能手機的核心零配件從閃存、顯示屏、CPU到電池,三星都處于市場領導地位,甚至具有控制市場的能力。手機上廣泛使用的NAND閃存芯片,三星控制者四成左右的市場份額。三星的高品質顯示屏是高端智能手機的必需品,包括HTC在內的智能手機廠商都需要從三星采購。
除了根基于亞洲的電子元件優勢,三星還在硅谷設立了投資中心和實驗室,增強技術和軟件上的優勢。
消息人士稱,谷歌Android業務主管安迪?魯賓曾表示,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是為了起到保險的作用,為了防止像三星電子這樣的公司在Android市場一家獨大。但是Android設備市場已經形成了“鷹鴿博弈”的局面而不是谷歌期待的“鴿與鴿共存”。
在“鷹鴿博弈”格局穩定后,任何試圖改變的行為都會受到自然選擇的打擊:二線制造商難以和三星抗衡,如果谷歌過于偏袒摩托羅拉,培養另一只“鷹”,則會促使三星和其它二線制造商離開Android陣營。
谷歌主導地位難以動搖
三星正在籌劃Windows Phone的生產,同時還在研發自有的Tizen手機操作系統。Ubuntu和火狐操作系統也在進入手機廠商的視野。業界一直在討論市場上是否會有第三個操作系統崛起的問題。但從Windows移動設備初期銷量來看,形勢并不樂觀。
微軟推動Windows手機時與諾基亞深度合作,并給予大量現金補貼,使諾基亞同級別智能手機在歐美市場的合約價是競爭對手的一半。其他二線手機制造商如果選擇Windows,在技術和價格上一開始就被諾基亞拉開差距,所以在Windows Phone上投入大量資源是不明智的。
雖然三星宣布將于今年7月發布Tizen智能手機,但其前景暫時還沒多少人看好。手機操作系統和生態鏈是一個系統工程,多年投入操作系統的和軟件服務微軟和諾基亞尚且舉步維艱。而三星在Bada操作系統失敗后與無軟件經驗的英特爾聯合推出的Tizen又有多少勝算呢?
目前,iOS和Android都有穩定的用戶體驗,并且擁有百萬級的應用,新面世的操作系統并沒有特別的亮點吸引用戶。手機制造商選擇新的操作系統將面臨滯銷的風險。除非智能手機技術再出現一輪大的革新,Android仍將是多數手機制造商的首選。
在2013移動世界大會上,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稱,華為完全有能力自主研發OS,但不論是目前新進OS還是自主OS,在沒有一個完整的生態鏈作為支撐下,一切都是空談。
移動互聯網硬件入口和操作系統雖然重要,但是谷歌的強項和盈利點在于數據和軟件服務。早前,蘋果試圖用自有地圖取代谷歌地圖,結果由于數據錯誤和體驗太差導致了一場公關災難和人事地震,最后以蘋果CEO蒂姆?庫克出面道歉和谷歌地圖重返iOS收場。
中國移動(微博)董事長奚國華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稱,“移動互聯網是由谷歌、蘋果等OTT內容提供商主導的。”三星雖然在移動設備硬件領域中處于領導地位,但其優勢和不可替代性與谷歌在數據和軟件服務領域中的地位相比,還相差甚遠。
一直以來谷歌免費授權Android操作系統,假如三星等設備廠商放棄Android選擇其它操作系統,并不會給谷歌帶來顯著的損失。但是在歐美市場,一款主流智能手機不論采用哪種操作系統,沒有谷歌地圖、谷歌搜索、Youtube和Gmail是多數消費者不能接受的。放棄Android系統對谷歌最大的直接打擊是削減了Google Play應用市場的收入,但手機廠商同時也要承受新操作系統缺乏應用而無人問津的風險。所以,新操作系統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更多的是嘗試,而不會成為核心業務。
谷歌還將繼續扶植二線手機廠商。去年與LG合作的Nexus使該公司手機銷量提升至2650萬部,并結束了持續兩年的虧損獲得近2000萬美元利潤。雖然短時間內無法培植一家像三星一樣強勢的手機廠商,但由此可見谷歌點石成金的能力。在亞洲,還有大量與LG類似的二線廠商,他們有完備的設計制造能力和供應鏈,只需要提升一下品牌,市場定位和軟件體驗就能有不錯的表現。
Facebook與Zynga的關系和谷歌與三星的關系類似,一個是平臺制定者,一個是參與者。Zynga曾為Facebook貢獻14%以上的營收,占據Facebook平臺熱門游戲前5,為Facebook吸引大量高粘度用戶。兩間公司互相猜忌也互相成就。Zynga與多家社交網站合作,曾嘗試過自建平臺,到現在陷入了虧損的泥潭,而Facebook的營收并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
強勢參與者一家獨大的利弊如同硬幣的兩面,它能提升整個平臺的質量和收入,也會讓平臺制定者受到挑戰。但總的來說,平臺制定者和參與者是利益共同體,而后者承擔的風險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