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物從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烹調等每個環節,都可能受到環境中各種有害物質污染,以致降低食品營養價值和衛生質量,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了解生物源農藥知識,對于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安全都是有益。
隨著世界各國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高毒、高殘留農藥的大量使用對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已引起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所造成的污染,是農業生態系統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大隱患。以高效、低毒的生物源農藥逐步替代傳統的高毒農藥是農藥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的必然選擇。生物源農藥廣泛存在于自然生態環境中,資源豐富,選擇性強,不殺傷害蟲天敵,不破壞生態環境,在保障人類健康和合理的生態平衡前提下,使有益生物得到有效保護,有害生物得到較好的抑制,以促進農業現代化向更高層次發展,盡可能維系生態環境的動態平衡。大力推廣使用生物源農藥,對于促進農業生產,保持生態環境,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對“實現高產高效與資源生態永續利用協調兼顧”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生物源農藥在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利用遠程教育平臺開展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培訓2014年工作方案》的部署,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與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合作開展“生物源農藥”系列遠程培訓。培訓班邀請到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生物農藥專業委員會專家,就生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的有關內容進行詳細系統的講解、并對植物體內的免疫系統、捕食螨的研究與應用等內容作了進一步闡述。培訓班課程通過全國農業遠程教育平臺面向全國近600個衛星站點進行直播,并通過互聯網平臺提供異步點播。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近3萬人次通過衛星網、互聯網就地就近參加了培訓。此次培訓內容得到各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參訓人員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大家普遍認為通過培訓強化了對生物源農藥的了解和認識,進一步樹立了發展生態農業的意識,對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促進社會協調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想要獲得更多最新資訊,請關注中國最大的農藥信息網-中國農藥第一網。
本文原鏈接:企業new.nongyao001.免費信息/show-57302.html
本文原鏈接:企業new.nongyao001.免費信息/show-5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