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用戶在體驗了7.1聲道的音箱后,被震撼住了,也毫不猶豫地購買7.1聲道音箱。然而,實際上7.1聲道音箱的擺放很有講究,交給專門機構設計需要不少花費,現在你只需花上10分鐘瀏覽本文,便可省下這筆錢。
考慮到大多數人家中的音箱還停留在“5.1”甚至“2.1”時代,因此在談7.1聲道音箱的擺放方法之前,筆者覺得有必要解釋“為何要用7.1聲道音箱”這個問題。
目前在多聲道環繞格式中有四大陣營:SACD的5.1、DVD Audio的5.1、DTS ES 5.1與Dolby Digital EX 5.1。其中,DTS ES 5.1與Dolby Digital EX 5.1才是電影使用的多聲道環繞格式。AV功放對DTS或Dolby Digital音頻格式作聲軌譯碼后,通常會加上DSP(Digital Surround Processing)的音場處理模式,讓音場、音色等更接近大型劇院的效果,而此時AV功放便會將5.1聲道的音軌經過數碼音場處理程序轉換成7.1聲道。同樣地,針對 DTS 5.1與Dolby Digital 5.1的環繞格式,DSP也能將其轉換成7.1聲道。
或許有人會問:“7.1聲道與5.1聲道差別在哪兒?”7.1聲道使用兩對后置環繞音箱來代替5.1聲道中的一對后置環繞音箱。想象一下,如果在你身后沒有環繞音箱,聲音定位難免會有所偏差,沒有立體感可言;而改用兩只環繞音箱可修正相位差,配合其它六只音箱可實現緊密的聲音定位感、包圍感與空間感。毫不夸張地說,只要調整得當,7.1聲道的魅力恐怕讓你再也不想回到5.1聲道的家庭影院。
后置環繞音箱需埋線
由于7.1聲道音箱主要用于欣賞電影,所以在線材方面不必過分苛求,一般選擇200芯的銅線即可。布線的時候,由于不同客廳的結構有較大差別,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布線方法。埋線時,無論是在地板刨坑還是在墻上開槽,都要用塑料套管或黃蠟管將音箱線套上,不要直接用水泥封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兩對后置環繞音箱需要埋線外,前置環繞音箱、中置音箱和低音炮一般不需要埋線。如果客廳內放置了電視柜,可將這些音箱的連線藏在電視柜后面,這樣便不會影響美觀了。
掛墻,還是用支架?
7.1聲道音箱中的環繞音箱大多支持掛墻和接支架兩種擺放方式,環繞音箱掛墻還是接支架,也是大家爭論的焦點。在筆者看來,只要音箱的擺位正確,這兩種擺放方式對整體音效并沒有明顯影響。建議大家根據客廳的裝修和音箱擺位的方案來選擇,如果裝修風格比較復雜,或環繞音箱離墻較遠,可以采用接支架方式;裝修比較簡潔,且環繞音箱離墻很近,加之音箱線也已埋好,自然掛墻安裝。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支架,可以考慮根據自己的音箱來定做一個,只是成本會相對高一些而已。現在不少音箱廠家在生產音箱的時候會根據其產品推出相應的音箱支架。
用戶可以到音箱專賣店或電子城售賣支架的商鋪購買合適的音箱支架來對環繞音箱進行安裝。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的音箱,各自適用的支架很可能并不相同。因此,建議大家在購買前務必了解清楚相對應的支架型號。
7.1聲道音箱擺放實戰
音箱擺位盡管因人而異,但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為便于理解,我們不妨以時鐘平面來指示方位,假設用戶的座位(即“皇帝位”)為時鐘的中心,則正前方為12點鐘方向、正后方為6點鐘方向、左側為9點鐘方向、右側為3點鐘方向。
中置音箱和前置左/右環繞音箱
如圖所示,中置音箱擺在12點鐘方向、前置左/右環繞音箱分別擺在11點鐘和1點鐘方向,前置左/右環繞音箱應該與“皇帝位”構成約45°夾角。中置音箱和前置左/右環繞音箱盡量安裝在同一高度,并與用戶坐下時的耳朵高度齊平,這樣才能獲得的音場以及正確的人聲對白定位。
若在此高度有電視機等阻礙了中置音箱的擺放,可適當向上或向下以不超過0.3m的距離擺放,再對音箱的輻射方向進行調整。這里需要糾正新手的一個錯誤習慣,將前置左/右環繞音箱的中置音箱擺放在一對平行線上是不對的。正確方法是,中置音箱和前置左/右環繞音箱的高音單元應該直接對準用戶的頭部。
左/右側環繞音箱
左/右側環繞音箱分別在9點鐘和3點鐘方向,位于“皇帝位”兩側且相距1~3m為宜,兩只音箱正面相對。環繞音箱到底需要掛多高才合適呢?事實上,環繞音箱的高度并沒有一個太嚴格的標準,但必須注意的是,環繞音箱的聲音的擴散性應重于方向性,以便營造濃郁的環繞氣氛。
根據經驗,若采用普通單極式書架箱做環繞音箱,以坐在“皇帝位”上的用戶為準,其耳朵所在水平面斜向上30度左右便是環繞音箱高音單元的高度,通常據地面1.8~2.2米之間。由于這是球頂高音單元的擴散角邊緣,環繞音箱若超過這個高度擺放,則高頻損失嚴重,很多細節都聽不到了,空間感變窄;若低于這個高度擺放,會因為高頻的直達聲太強而導致后聲場散不開,讓人感覺很不自然。
后置左/右環繞音箱
后置左/右環繞音箱分別在7點鐘和5點鐘方向,音箱的發聲面朝向正前方,到“皇帝位”的距離不宜超過左右側環繞音箱到用戶頭部的距離。此外,后置左/右環繞音箱與“皇帝位”之間的夾角在60°左右為宜。
超低音音箱
對于超低音音箱(俗稱“低音炮”)而言,大家先別急著擺位,初需要設定好AV放大器的低頻分頻點。本例中采用的7.1聲道音箱經過了THX認證,因此只需將分頻點全部設定在80Hz即可。至于其它超低音音箱,你必須根據每只音箱的低頻響應來設定每個聲道的分頻點。分頻點設置完成后,就可以對超低音音箱進行擺位。由于80Hz以下的低頻幾乎是沒有方向性的,因此從理論上說,超低音音箱可以隨意放置在房間中任何一個地方。經過不斷擺放試聽,本例中的超低音音箱被放在“皇帝位”右側,即2點鐘方向。
寫在
音箱擺位以及調整是否到位,終究要用自己的耳朵“收貨”。不一定要用專門的試音碟,隨便播放幾部采用DTS/DTS-HD、AC-3或杜比數字音效的高清影片,便可試出音箱效果。若音箱擺放和調試到位,那么可以明顯感覺到聲音定位鮮明、準確、走向清晰,聲場開闊,環繞聲豐富,臨場感強。相比傳統5.1聲道音箱,本例搭建的7.1音響系統所營造出音場包圍感更強烈,讓用戶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傳授的擺位方法并不適合聽純音樂,因為后置左/右環繞音箱位于“皇帝位”后面,因此部分樂器的聲音是從用戶的身后發出,這與真實的演奏環境有較大出入。
代發信息網http://www.b2bx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