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設備、鋼結構柱角二次灌漿
※ 混凝土梁柱的灌漿加固
※ 地腳螺栓錨固、植筋、預應力孔灌漿
1. SGM高強灌漿料使用范圍
SGM-Ⅰ(早強型):適用于電力、石化、冶金等大型設備基礎及異型設備基礎的灌漿、地腳螺栓錨固,可冬季施工。
SGM-Ⅱ(加固型):適用于建筑物大體積梁、板、柱、基礎和地坪的補強加固。
2.1 施工準備
2.1.1需要準備的工具和材料。
■量程為100 kg的地秤一臺。稱水、稱料用。
■溫度計三只(測量現場氣溫、水溫、料溫)。
■人工攪拌:預備1m×2m拌板2塊、平鍬若干。
■機械攪拌:準備混凝土攪拌機或砂漿挖拌機。
■小水桶若干,盛水及運送灌漿料。
■竹劈子若干,供疏導灌漿料用。
■塑料基粘膠帶若干,貼木模板接頭和接縫,防止漏水、漏漿。
■瓦刀等工具若干。
■準備檢驗強度用試模。根據實際情況,可選用4cm×4cm×16cm或10cm×10cm×10cm試模。
注:按標準養護和同條件養護分兩類進行養護。一般齡期有1天、3天、28天三組。必要時,可增加組數。
表-1 4cm×4cm×16cm和10cm×10cm×10cm之間的尺寸系數
試 塊 尺 寸 |
1天 |
3天 |
28天 |
4cm×4cm×16cm |
1.00 |
1.00 |
1.00 |
10cm×10cm×10cm |
0.90 |
0.80 |
0.80 |
■準備必要數量的麻袋或草簾等, 供灌漿完畢時覆蓋養護用。
■準備必要數量的模板材料。**采用木模板。如果采用泵送法灌漿,因有壓力作用,
連接模板需要鋼板連接件。
■采用泵送法或高位漏斗法灌漿時,需要必要長度和適宜管徑的膠皮管或塑料管。
■為了供應攪拌用水,需要必要長度的水管和一個干凈大桶(貯水用)。
2.1.2 模板安裝要求
(1) 模板的標準形式(封閉)
![]() |
![]() |
(2)模板的參考形式(開放式)
(3)按施工圖支設模板。
(4)對模板安裝的要求,就是堅固、穩定、不漏水。
(5)**采用木板。質量可靠、適應性強。
(6)模板對口應當刨平。模板與模板對接縫貼塑料基粘膠帶。貼在內側效果好。不可能
時貼在外側。
(7)模板與混凝土基礎表面接縫用525#或425#水泥凈漿堵抹。
2.1.3 攪拌
(1) SGM灌漿料拌和水以重量計。水必須秤量后加入。精確至0.1kg。拌和用水應采用飲用水,使用其它水源時,應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標準》(JGJ63)的規定。
(2) 機械攪拌以2~3分鐘為宜。
(3) 人工攪拌時,先將SGM灌漿料倒在拌板上,而后加80%水量,攪拌4~5次后再加所剩的20%水。攪拌4次。攪拌要邊翻倒,邊插搗。使之徹底均勻,并增大流動性。一般要求5分鐘以上。
(4) 攪拌完的拌合物,隨停放時間增長,其流動性降低。自加水算起應在1小時內用完。
(5)剛攪拌完的拌合物表面上如果有浮水,表明水量過多。應再加一些灌漿料干料,適當攪拌將浮水“吃”光。有浮水會降低膨脹效果。
(6) SGM灌漿料中嚴禁加入任何外加劑或外摻劑。
2.2設備的二次灌漿施工
2.2.1 基礎處理
(1) 基礎表面應基本平整。凸凹表面高度差應控制在2 cm以下。基礎表面與設備底座下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在10 cm以下。
(2)設備底座與灌漿料接觸的表面應清理干凈。不應有油污、浮灰、粘貼物、木屑等雜物。基礎表面不應有活動的混凝土碎塊和石子等。
(3)設備底座四周的模板頂面高度應當高出設備底座下表面2~3 cm,以保證灌漿層飽滿填充。
2.2.2 灌漿
(1) 在灌漿前12~24小時,將模板和混凝土基礎表面潤濕。在灌漿1~2小時前,用棉絲、泡沫塑料將積水吸凈。
(2)必須從一側灌漿。不允許二側、三側、甚至四側同時灌漿。灌漿時必須考慮排除空氣。二側以上同時灌漿會窩住空氣,形成空氣夾層。
(3)從灌漿開始,用竹劈子不停地往復拉動,疏導拌合物。這樣,一可以加快灌漿進度;
二能促使拌合物流進模板內各個角落;三是當灌漿由于某種原因中斷時,要加強往復拉動,
以延長可流動時間。否則已灌入的拌合物開始凝結,失去流動性無法繼續灌漿造成工程事故。
(4)在灌漿過程中發現已灌入的拌合物有浮水時,應當馬上灌入較稠一些的拌合物,使其吃掉浮水。或適當投入一些干料將浮水“吃掉”。
(5)灌漿層上表面超過設備底座下表面最高點2~3cm時,停止灌漿。
(6)灌漿完畢,立即進行表面加工,然后用麻袋等物覆蓋、潮濕養護。終凝后,立即鑿除“肥邊”以及漏斗、疏導孔、排氣孔處的多余部分。灌漿后3天進行砂漿抹面[灰砂比=1:(2.5~3.0)]、油漆覆蓋等處理。
(7) 幾種灌漿方式
自重法灌漿 大型設備底座的灌漿
基礎分為兩部分的設備灌漿 有側向作用力的設備灌漿
(8) 灌漿過程中,不準許使用振動器振插。
2.3混凝土結構加固和修補
2.3.1 基礎清理
(1)混凝土結構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時,首先將與灌漿料接觸的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不應有油污、浮灰、粘貼物、木屑等雜物,也不應有活動的混凝土碎塊和石子等。
(2)混凝土表面有“狼窩”等缺陷需修補時,將需修補的部位清理干凈。如鋼筋裸露需重新灌筑時,應將鋼筋表面油污或粘著物一同清理。
2.3.3 加固、修補施工
(1) 在灌漿前12~24小時,將模板和混凝土基礎表面潤濕。在灌漿前1~2小時,用棉絲、泡沫塑料將積水吸凈。
(2) 增大截面法灌漿加固時,如遇到(2.2.1中第二條和第三條)的情況,可首先從下面一組灌漿孔灌漿。當灌至接近預留孔時,可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板將孔堵嚴,再從上面一組預留孔繼續灌漿。以次類推,直至灌漿完成。
(3) 對“狼窩”的修補施工
■較小的“狼窩”可將拌和較干稠的SGM灌漿料用抹子直接填充、抹平。
■對較大的缺陷可在(3.2.1.1)的基礎上先從模板頂部灌漿。當灌到接近模板上端時,再用較干稠的SGM灌漿料填抹至未支護模板處。
2.4鋼筋和地腳螺栓的錨固
2.4.2 基礎清理
(1)清理孔洞內部并提前潤濕孔壁。
(2)擦凈鋼筋表面油污和其他贓物。
2.4.3 埋筋孔洞尺寸設計
按設計圖紙要求(或參考表-3)鉆取埋筋孔洞。
表-3 鋼筋直徑與錨固層厚度關系表
鋼筋直徑(mm) |
鋼筋表面到孔壁距離(mm) |
埋筋孔深度 |
12~14 |
≥8 |
圓鋼≥15D 螺紋鋼≥12D (D:鋼筋直徑) |
16~22 |
≥15 |
|
24~42 |
≥20 |
|
48~64 |
≥30 |
|
76~100 |
≥40 |
|
>100 |
≥50 |
2.4.4 錨固施工
(1)將攪拌均勻的SGM灌漿料垂直灌入錨固孔,然后插入鋼筋。或先將鋼筋定位于孔洞中再灌入SGM灌漿料。
(2)允許用鋼釬輕輕插搗灌漿層。
(3)如錨固孔為水平方向,則可用瓦刀或抹子將SGM灌漿料用力填入,然后將鋼筋插入固定。
(4)螺栓的栽埋與鋼筋栽埋方法相同。
2.5.2 養護
氣溫在+5℃以上時用濕布蓋住灌漿裸露面,進行3~7d陰濕養護。氣溫在+5℃以下時按混凝土冬季施工規范施工,并覆蓋塑料布。
※包裝和貯存
25kg/袋、50kg/袋裝,放置于干燥通風處保存期為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