鋯石分天然和人造兩種:
我們所用的鋯石是人造鋯石,又名合成立方氧化鋯
英文名稱:synthetic cubic zirconia。
材料名稱:合成立方氧化鋯。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ZrO2,常加入CaO或Y2O3等穩定劑及多種致色元素。
結晶狀態:晶質體。
晶體習性:塊狀。
常見顏色:可呈各種顏色,常見有無色、粉、紅、黃,橙、藍、黑等。
光澤:亞金剛光澤。
解理:無。
摩氏硬度:8.5。
密度:5.80(± 0.20)g/cm 3。
光性特征:均質體。
多色性:無。
折射率:2.15(+0.030)。
雙折射率:無。
吸收光譜:因致色元素而異。特殊光學效應:色散強(0.060)
(自國家標準GB/T 16553)
在西方人看來,佩帶紅鋯石可以起到催眠作用,可以驅走瘟疫,戰勝邪惡
鋯石又稱鋯英石,它的英文名字是Zircon ,是地球上形成最古老的礦物之一。因其穩定性好,而成為同位素地質年代學最重要的定年礦物,已測定出的最老的鋯石形成于43億年以前。鋯石是一種中檔的寶石品種,以美麗的顏色、光澤及漂亮火彩深受人們的歡迎,是一種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寶石品種。
1、基本性質
鋯石的基本性質是其晶體固有的特征,也構成其科學鑒定的依據。
(1)礦物名稱:鋯石的礦物名稱與寶石名稱相同,都稱之為鋯石。
(2)化學成分:鋯石的化學組成是Zr[SiO4 ],它可含有微量的鐵、鈣、錳及鈾、釷等放射性元素。由于放射性物質的輻射,造成鋯石的結晶程度出現差異,形成高型、中型、低型三種類型,前二者呈結晶態,后者呈非晶態。
(3)形態:鋯石屬于四方晶系,晶體呈假八面體(即四方雙錐)狀,也常呈四方雙錐與四方柱的聚形體。
(4)光澤:鋯石呈半金剛光澤—金剛光澤,常呈金剛光澤。
(5)透明度:鋯石呈透明—半透明狀,多數呈透明,晶體比較脆,常見有棱角破損。
(6)硬度:鋯石的硬度較低,其Hm=6~7.5,且從高型到低型硬度逐漸降低。
(7)相對密度:鋯石的相對密度也是從高型到低型逐漸變小,其數值范圍在4.80~3.90之間。其中高型值在4.8~4.6之間;中型值在4.6~4.1之間;低型值在4.2~3.9之間;平均值4.0左右。
(8)折射率:鋯石的折射率值也是從高型到低型逐漸變小,高型值1.90~2.01;低型值1.78~1.815;中型值處于二者之間。
(9)重折率:鋯石的重折率值在0.00~0.60之間,變化范圍很大。其中高型值0.4~0.6;中型值在0.10~0.40;低型值0.10~0.00。
(10)色散:鋯石的色散特強,色散值達到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