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快一歲了,家里買的益智玩具有一大箱,什么搖鈴、拼圖等等。我每次去逛玩具店時,就聽到售貨員說這些益智玩具對孩子有好處,等我花大幾百元錢買回這些玩具后,又看不出它的精妙之處,也不知道它對孩子的智力發展究竟有什么好處。”市民陳女士的苦惱反映了如今很多年輕父母的心聲。
昨日,記者采訪了五位年輕的爸爸媽媽,他們都表示,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已經開始給孩子準備了一些益智玩具,至于這些玩具是否真能益智,他們也看不出來,而之所以給孩子買這種玩具也多數是聽了導購推薦的。
益智玩具價格偏高
昨日,記者走訪兒童大世界、萬達廣場、兒童公園附近等多家兒童玩具店發現,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玩具五花八門,積木、拼插、廚房小用品等生活類玩具應有盡有,其中多數被貼上了益智玩具的標簽。店員和導購們都會介紹自己店內的玩具適合多大的孩子使用,但對于其推薦的玩具能鍛煉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多數人卻是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記者在國貿一品牌玩具店內詢問時,一導購則顯得比較專業。她告訴記者,拼圖玩具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認知能力,可以逐漸培養孩子的自信以及成就感;游戲類玩具可以鍛煉孩子動手、動腦等能力,鍛煉寶寶雙手的操作性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工具類益智玩具則可以鍛煉寶寶對顏色、形狀、構造等方面的識別。
益智玩具有無相關強制標準?昨日,記者采訪了市質監局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目前我國玩具行業實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中,還沒有專門針對益智類玩具的統一標準。由于缺乏相關的國家標準,一些玩具廠家隨意把一些較為新穎的玩具打上“益智”的名頭,以吸引消費者花高價購買,這就需要消費者保持一份理性,針對自己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的玩具。
更多詳情請見:嬰童用品展企業交易信息.cbmexpo.免費信息/?p=12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