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名稱】: 黃柏
【類 別】: 皮類
【英文名稱】: Amur Cork-tree Bark
【別 名】: 關黃柏。
【來 源】: 為蕓香科植物黃薜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樹皮。
【植物形態】: 喬木,高10~25m。樹皮淡黃褐色或淡灰色,木栓層厚而軟,有規則深縱溝裂。葉對生,羽狀復葉,小葉5~13,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2cm,寬3~4.5cm,邊緣具細鋸齒或波狀,有緣毛,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白色。圓錐花序頂生,雌雄異株,花小而多,黃綠色。漿果狀核果球形,紫黑色,有香氣。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 長 地】: 生于深山、河邊、溪旁林中。主產遼寧、吉林、河北。
【采 制】: 3~6月將樹皮剝下,趁鮮刮去粗皮,曬干,稱“關黃柏”。
【化學成分】: 主含小薜堿,并含巴馬亭(palmat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黃柏堿(phellodendrine)、蝙蝠葛任堿(menisperine)、白橋樓堿(candicine)、黃柏桐(obacunone)等。
【性 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
【附 注】: 同屬植物黃皮樹P.chinense Schneid.的樹皮(習稱“川黃柏”)功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