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的敏化 含碳量超過0.03%的不穩定的奧氏體型不銹鋼(即不含鈦或鈮的0Cr18Ni9不銹鋼),如果熱處理不當則在某些環境中易產生晶間腐蝕。這些鋼在425-815℃之間加熱時,或者緩慢冷卻通過這個溫度區間時,都會產生晶間腐蝕。這樣的熱處理造成碳化物在晶界沉淀(敏化作用),并且造成最鄰近的區域鉻貧化使得這些區域對腐蝕敏感。敏化作用也可出現在焊接時,在焊接熱影響區造成其后的局部腐蝕。 最通用的檢查不銹鋼敏感性的方法是65%硝酸腐蝕試驗方法。試驗時將鋼試樣放入沸騰的65%硝酸溶液中連續48h為一個周期,共5個周期,每個周期測定重量損失。一般規定,5個試驗周期的平均腐蝕率應不大于0.05mm/月。 預防措施 防止晶界腐蝕的主要措施有: 1 調整焊縫的化學成份,加入穩定化元素減少形成碳化鉻的可能性,如加入鈦或鈮等。 2 減少焊縫中的含碳量,可以減少和避免形成鉻的碳化物,從而降低形成晶界腐蝕的傾向,含碳量在0.04%以下,稱為“超低碳”不銹鋼,就可以避免鉻的碳化物生成。 3工藝措施,控制在危險溫度區的停留時間,防止過熱,快焊快冷,使碳來不及析出。 防止或減緩晶間腐蝕的措施 a.選用抗晶間腐蝕的合金; b.選擇合適的熱處理工藝,如鋁合金過時效處理; c.在確定焊接工藝,鋁合金膠接及銑切工藝,回避容易產生晶間腐蝕的溫度下處理。 晶間腐蝕指腐蝕主要發生在金屬材料的晶粒間界區,沿著晶界發展,即晶界區溶解速度遠大于晶粒溶解速度。
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聯系人:戴新坡手機:13524604934電話:021-66932961 66931868郵箱:dxp@etc-sbc.com傳真:021-56925012客服:400-118-7988 網址:www.etc-sbc.com上海市寶山區四元路168號4號樓(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