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概述
琉璃是指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氧化鉛)為原料,用水晶脫蠟鑄造法高溫燒結而成的藝術作品。這個過程需經過數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敗或瑕疵。中國琉璃是中國古代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致、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琉璃鑒賞
琉璃是中國古代對玻璃的稱呼,是狹隘的玻璃說法,現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種氧化物燒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現今無論是光學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質所創作之作品,皆通稱為玻璃藝術品,由此可見琉璃只是玻璃的一個種類,其范疇遠較玻璃要小。琉璃的材質是人造水晶玻璃。其特質是對光的折射率高,所以能呈現出晶瑩剔透的效果,在光線的配合下,更能將其藝術特質充分表達。琉璃不但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件宗教物品,而通過鑄造工藝制作的作品表現力強,層次豐富,精致細膩,尤其是色彩的流動變幻莫測,或熱情、或含蓄,件件不同。
中國的琉璃行業的發展
當前的中國琉璃風尚成于臺灣,興于上海。特別是隨著2005年連戰、宋楚瑜訪問大陸所贈送的琉璃作品為普通百姓所了解;2006年六國峰會胡夫人送給其它元首夫人的也是琉璃工藝品,更顯得琉璃的尊貴與榮耀。目前中國的琉璃企業開辟出了琉璃禮品的一個暫新的市場,除了臺灣的大觀琉園和琉璃工房外,隨后在中國亦有象貝形琉璃、九百度、匠門這樣專業的琉璃廠家誕生,他們傳承琉璃技法,拓展禮品市場,將琉璃獨特的表現力與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設計思想融合,創造了琉璃禮品一個新的細分市場與選擇空間。
佛家眼中的琉璃工藝品
琉璃工藝品是佛教“七寶”之一、“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采用彩色人造水晶燒制而成,其工藝繁復,需數十道工序,且以手工為主。因其“火里來,水里去”的工藝特點,佛教認為琉璃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在所有經典中,都將“形神如琉璃”視為是佛家修養的最高境界。 琉璃在佛教中為消病避邪之靈物。擺放或佩帶琉璃工藝品可得三種福緣: 一)祛病:修行之人認為琉璃乃藥師佛的化身,能消病驅邪,使人獲得健康之福緣。 二)堅韌:因燒制繁難,佛教認為琉璃工藝品能使人感受提煉真理之艱難,而獲堅韌之力量。琉璃佛教用品---無我 三)靈感:色彩絢麗、變幻瑰美,給人以藝術的美感和想象空間,給人靈感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