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品牌:佰標
中國安全健康紡織品標準的發展現狀紡織品檢測就找佰標檢測中心
我國較早地開展了紡織品上有害物質含量檢測標準的研究。近年來生態紡織品的發展速度相當迅速,監控范圍也在迅速擴大。列入禁用或限用范圍的絕大部分有害物質名單來源于某些國家或國際間對環境污染進行宏觀調控的法律法規或國際公約。對紡織品這一特定的具體對象,在國際上仍有不少被列入監控檢測范圍的項目缺乏準確、有效和可具操作性的檢測方法。甲醛和pH值試驗方法標準,這兩項已成為紡織品的常規檢驗項目。1995年德國政府頒布“食品及日用消費品法”(該法規規定紡織品中不得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某些偶氮染料)后,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就開始組織研究和制定有害物質的檢測和限量標準,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紡織品中有害物質殘留量的檢測方法標準,1998年發布了《紡織品禁用偶氮染料檢測方法》和《紡織品重金屬離子檢測方法》。
近兩年,結合歐盟生態紡織品法規的出臺,又系統地研究了紡織品上有害物質含量檢測方法,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這些檢測技術的難點和特點體現在:紡織品中有害物質的檢測屬于痕量檢測,普通化學分析方法是不可行的,根據有害物質的類型和特點選擇適當的分析儀器及其技術是關鍵。另外,確定適當的處理條件是結果準確的基礎。試樣預處理條件需要摸索,沒有可以借簽的參考依據。以禁用偶氮染料為例:要檢測的是經還原后裂解出來的芳香胺而非偶氮染料本身,如果還原條件不適當,就會造成較多的誤判,給染料和紡織品的生產商和經銷商造成很大的壓力。在制定這一系列標準時,確定了以下原則:盡可能選擇國內較為通用的配置儀器;對同類有害物質采用同時檢測的方法,減少試驗次數,以降低今后將會發生的檢測費用;選取紡織晶色牢度試驗用標準貼襯,采用回收率的方法,校驗方法的精確度。
經過幾年的努力,2006年發布了紡織品中農藥殘留量、重金屬、有機錫、有害染料等20多項檢測方法國家標準。截至目前,包括正在制定的幾項檢測方法標準,已形成了系列紡織品上有害物質含量檢測標準,基本滿足了目前生態紡織品的配套檢測方法的需要。根據檢測原理,不同有害物質的試驗儀器及分析技術如下:
——UV—VIS紫外/可見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技術:甲醛和六價鉻的殘留量;
——AA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技術:重金屬殘留量:
——GC氣相色譜分析技術(主要采用MSD質譜檢測器,個別項目選擇其他檢測器):有機錫(FPD或MSD檢測器)、鄰苯二甲酸酯類(PVC)增塑劑殘留量、農藥殘留量、有機氯載體、聚丙烯腈纖維中丙烯腈殘留量、染料及其染色樣品中多氯聯苯、禁用偶氮染料;
——HPLC—DAD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技術:致癌染料、致敏染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全氟辛酸磺酰基化合物(PFOS)、禁用含溴阻燃劑。
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了生態紡織晶標準的研究。1999年一2002年開展“生態紡織品檢測及評價標準”專項課題的研究,并收集和翻譯了歐洲的生態紡織品標準和法規,為企業篩選染料和工藝,生產符合國外生態標準的產品起到了參考和指導作用。2002年發布了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18885《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該標準參照采用OekorTex Standard100標準2002年版的技術內容,規定了產品分類、生態紡織品的要求、試驗方法及檢驗覿則,適用于各類紡織品及其附件。該標準根據最終用途對產品分為四類,即嬰幼兒用品、直接接觸皮膚用品、不直接接觸皮膚用品和裝飾用品,對四類產品的甲醛、pH值、可萃取重金屬、殺蟲劑、含氯酚、有機氯載體、PVC增塑劑、有機錫化合物、有害染料、抗菌整理、阻燃整理、色牢度、揮發性物質釋放和氣味14大類分別規定了禁用或限量指標。該標準的分類方法采用了國際通用的分類方法,考核項目和限量值與國際接軌,達到了國際同類標準的水平。
2003年發布《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2001年出臺了GB 18401《紡織品甲醛限量的限定》對紡織品的甲醛含量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在此基礎上2003年發布了GB 184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其適用范圍涵蓋了以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為主要原料,經紡織加212212藝或縫制工藝而制成的,用于服用和裝飾用的紗線、織物及其制成品。該標準規定了紡織產品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適用于在我國境內生產加工、銷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裝飾用紡織產品。標準中將產品分為三類,考核項目有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耐干摩擦和耐唾液)、異味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制定紡織相關產品中有害物質安全限量標準。紡織工業的生產鏈包括從原料加工、染整加工和服裝制成品加工。生態紡織品標準僅對最終紡織產品進行了有害物的限量,但對其纖維原材料、對紡織產品生產過程中必須使用的染料和整理助劑均沒有提出有害物的限量要求。理想的是紡織品從一開始到生產過程都應處于生態控制狀態,特別是對原料的生產過程、紡織品的生產工藝。全國染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制定了GB 19601—2004《染料產品中23種有害芳香有《紡織纖維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國家標準。通過制定和實施這些標準,對紡織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原材料(包括天然纖維、化學纖維、染化料助劑)和產品中的有害物質進行限量,可以提高紡織行業的生態生產意識,促進紡織工業采取有效措施,將最終紡織品的有害物質降低到最小限度。
上述這些標準旨在提高紡織產品的品質,適應全球的“綠色消費’糊流,滿足社會不斷進步對綠色和生態消費的要求,擋住國外垃圾產品的進入,達到保證人們安全和健康的目的,為構建我國的安全健康紡織品標準體系奠定了基礎。杭州佰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在產品檢測服務領域已有豐富的檢測經驗。與TUV、SGS、MTS等跨國權威實驗機構有很好的合作關系,佰標是歐盟德國TUV授權產品代理,我們專業提供紡織品測試,皮革類產品檢測,建材五金測試,物理測試,食品級檢測(德國LFGB檢測、美國FDA檢測、法國DGCCRF檢測等)、紡織品相關檢測(甲醛含量測試、織分析.尺寸穩定性測試、牢度測試、度及其他測試)、AZO氮染料測試、DMF富馬酸二甲酯測試、ROHS測試、并且受理ONCAP認證(尼日利亞)、SASO認證(沙特阿拉伯)、KUCAS認證(科威特)、PVOC認證(肯尼亞)、阿爾及利亞認證等服務。歡迎撥打檢測認證咨詢熱線:0571-88757307聯 系 人:俞先生 手 機:13588212496郵 箱:tonyyu93@gmail.com網 址:www.ce-inc.org地 址:杭州余杭區良渚鎮好運路2-6號.2號樓103室